为深化医学教育实践,普及生命科学知识,在“拥抱 AI・启航未来”主题活动框架下,基础医学院实验教学中心所属生命科学标本陈列馆于5月10日与第二临床医学院一起共同迎接了来自校内不同专业的140余名学生代表,为参观者呈现一场兼具教育深度和人文关怀的陈列馆开放日科普盛宴。

活动当日,在陈列馆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首先进入人体馆开启探索之旅。现场举行了庄严肃穆的大体老师默哀仪式,全体人员垂首致敬,深切缅怀这些为医学事业无私奉献的 “无言良师”。仪式后,讲解员从专业角度详细阐述了大体老师在基础医学教学与研究中的重要性,使同学们深刻理解到医学伦理和人文关怀在医学实践中的核心地位。

人体馆内明代古尸展区吸引了众多同学驻足。历经岁月洗礼,古尸依然保存完好,其肌肤纹理、毛发都清晰可见,仿佛穿越了时空,向现代人诉说着历史的故事。讲解员耐心地为同学们解答各种疑问,从发掘经历到尸体检验保存技术,再到古尸的历史背景,让同学们在惊叹之余,也对古代文明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而一旁的心脏铸型图,通过塑化剂处理工艺,将心脏内部复杂的血管网络与精密瓣膜构造清晰呈现。半透明的质感与精准的结构,不仅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生命构造的精妙,更展现了现代医学标本制作技艺的精湛。

在胚胎发育展示区,系列标本按照时间脉络有序陈列,从受精卵着床到足月胎儿,完整呈现了生命孕育的全过程。讲解员生动解析每个发育阶段的生理变化,将抽象的医学知识具象化。病理学标本展区则通过对比正常与病变组织的形态差异,以警示性案例引发同学们的深度思考,直观揭示不良生活习惯对健康的危害,进一步强化了同学们“治未病” 的健康管理意识。


踏入生药馆,近百件标本勾勒出微观与宏观交织的生物世界图景。在寄生虫标本展区,通过显微镜观察,疟原虫、血吸虫等病原体的形态清晰可见。讲解员结合临床案例,深入讲解其致病机制,为同学们构建起病原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知识桥梁。此外,同学们还利用馆内的数字一体机进行互动,认识了生活中常见的中药材的名称、药理作用以及它们所适用的疾病,极大地拓宽了大家的知识视野。
本次实验室开放日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来自不同专业的同学们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接触丰富的医学人文、历史和艺术的机会,同时也是南昌大学基础医学院整合学科资源,推进“医工交叉”学科建设、深化科普教育的重要实践。未来,南昌大学医学院生命科学标本陈列馆将持续秉承“崇德博识、守正创新”的院训,深化各学科交流,合作开展类似开放日活动,进一步发挥生命科学标本陈列馆的教育、科普功能,为培养兼具人文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医学人才搭建优质实践平台。